千里嬋娟話中秋 ——蚌埠第三實驗小學開展慶中秋系列活動
金桂飄香迎中秋,月圓人圓情更濃。教師節的余韻還未消散,中秋節就已邁著輕快的腳步向我們走來。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校園里的中秋節有又何別樣風采吧!
1、主題晨會話中秋
為了在全校范圍內積極開展中秋節主題活動,我校精心設計,合理安排,于9月13日舉行了“千里嬋娟話中秋”主題晨會。校政教處蘆蕓主任利用國旗下講話這一契機,進行了中秋節的相關介紹。蘆主任從中秋節的歷史出發,介紹為什么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接下來,蘆主任又結合當前疫情防控情況,愿同學們多珍惜和家人團聚的時光。最后,全校同學在蘆主任的帶領下,共吟有關中秋節的千古詩篇,表達美好祝愿。主題晨會上的濃濃詩意,為中秋系列活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2、班會課上學中秋
不光為了歡慶我國這個古老的傳統佳節——中秋,更是借此機會對學生進行民族傳統文化及感恩教育,在校政教處的組織安排下,全校所有班級均開展了中秋主題班會。為了此次班會課的開展確有成效,班主任們精心準備。班會課上,班主任向同學們詳細介紹了中秋節的有關知識,同學們對中秋節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懂得了感恩與回報,也使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得到了更好的傳承。
3、巧做月餅慶中秋
月是中秋明,情是中秋濃。說起中秋情,最好的載體莫過于月餅了。二(6)班借本次中秋節的契機,開展了“巧手做月餅,歡樂慶中秋”活動。此次活動還特別邀請了學生周楷迪的媽媽參與其中,教孩子們做月餅。
開始活動時,周楷迪媽媽為大家簡單介紹了月餅的起源、種類和特點,隨后重點介紹了今天做的月餅的制作方法,還對食用月餅的飲食禁忌進行了科普。接下來便是制作月餅的重頭戲,按照周媽媽的方法,大家邊學邊做,月餅的形狀也越來越好看,看著自己做成的月餅,大家笑笑鬧鬧地做得起勁。半個小時的時間,每位同學都做出了自己的月餅,孩子們的臉上都堆滿了笑容。
通過此次活動,使孩子們感受到親自動手的快樂,更深層次地理解了中秋節的含義,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營造了和諧的班級氛圍,贈強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小小的月餅,承載了濃濃的情誼。
4、吟詩頌詞賞中秋
皎潔的月光傳達的是一種真切的思念。自古以來,有關中秋的詩篇就不勝枚舉。9月15日,三(17)班的同學們便帶著對團圓幸福的渴望,感受著古圣先賢的中秋情懷,開始了以“吟詩頌詞賞中秋”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在詩詞中體驗月的美麗,情的芬芳。在活動的第一部分,幾位同學先為大家帶來了中秋相關的詩詞講解,之后,在老師的組織下,同學們開始了以“月”為主題的“飛花令”活動。同學們輪流說出帶有“月”字的詩句,從小組賽比拼到個人賽,每個同學都積極參與。在中國古老的詩詞中,同學們無一不體會到了中秋節無窮的魅力,重溫了古人今人共有的中秋思鄉情結,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傳統魅力。
通過本次慶中秋系列活動,同學們接受了一次中華傳統文化“潤物細無聲”的熏陶,讓同學們在度過中秋節的同時,也感受到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的魅力,給他們以不一樣的文化感受,增強了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這次的系列活動也會讓同學們今后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更加友好快樂地相處,使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得到更好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