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之行 收獲滿滿 ——觀哈爾濱地理年會感
冰城之行 收獲滿滿
——觀哈爾濱地理年會感
蚌埠高新教育集團實驗中學 陳雅瓊
2018年12月27日至30日,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專業委員會綜合學術年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辦。我很榮幸能參加這次地理界的年終盛會,也很感謝學校領導給我這樣一次學習和提升自我的機會。
本次大會主題是“落實地理核心素養、深化地理教育改革”,會議日程安排的也比較緊湊。27日報到,28日上午開幕式,下午示范課展示。29日上午專題報告,下午論文交流。
會議全程安排的 時間比較緊湊,第一天早上8:30開幕,由孫立軍和俞立中教授致辭。接著由臧淑英教授做了《東北多年凍土研究進展》的報告,接著崔教授的《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變革》點燃了會場的熱點,激發了在場老師的共鳴,大家紛紛為崔教授點贊。
下午的示范課,分10個學校(初高中)同時開,共97節示范課。我聽了上海虹橋中學的四節示范課。分別由張曉梅老師(哈爾濱市虹橋初級中學)執教《黃河》,楊陸平老師(長沙市湘一芙蓉中學)執教《中國的水資源》,蘇永蓮老師(克拉瑪依市第七中學)執教《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黃雅君老師(福建南平市建陽第二中學)執教《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
四節示范課,教師風格各具特色,課堂風采不一。給我留下印象比較深刻的兩節課是《黃河》和《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張曉梅老師的《黃河》一課,期中的教具使用(讓學生現場做植被與水土流失關系實驗),學生動手參與實驗,觀察結果,印象深刻。同時張老師語言簡明,課件制作精美。黃雅君老師的《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引入利用黑龍江的五常大米,非常接地氣,和學生產生共鳴。同時引入福建武夷大紅袍茶葉的生長環境,讓學生對比分析,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
幾節示范課老師都做了充分的課前準備,教具精美,課堂氣氛活躍。同時虹橋中學的學生也給我留下來深刻的印象。課前的音樂校本課程,讓我們在座的聽課老師耳目一新。
第二天的議程,主要是專題報告和論文交流。幾個分會場同時進行。我主要聽了第二分會場主題為“地理核心素養與研學旅行”的報告。每場報告10位交流人。在第二分會場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盛天露老師的“利用地理樂學園培養核心素養”的報告。盛老師來自四川成都樹德中學。是一位40多歲的老教師,但是她的心態一點也不老。熱愛生活,熱愛教育,熱愛工作。利用自己創建的地理樂園,將地理知識點,糅合到游戲中去。將地理作業以游戲任務的形式派送下去,同時將重難點錄制成微課,講解給學生聽。在地理樂園中,不僅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連家長也積極參與周末排位賽。家長學的甚至比學生還有勁。同時,在樂園的使用中,不斷充實自己樂園的學習資料,不斷充實樂園微課。錄制微課 的視頻,時間短,節奏歡快,歌詞朗朗上口。學生容易記憶,容易理解。我想,在盛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很容易愛上地理,愛上生活。確實,做盛老師 的學生很幸福,很快樂。最起碼學習不是一件難事,變成了一件快樂的事情。學生也由“要我學”,變成主動的“我要學”。
這次的冰城之行,收獲滿滿。 從專家們的報告中,學習交流了中學地理課程、教材、教法實踐與理論研究成果,探索教育教學與實踐中地理核心素養培育的方式方法,探討新形勢下中學地理教育深化改革的方向與舉措。學習的理論可以用到自己的教育實際中,聽的示范課,指引了自己的課堂教學。
感謝地理年會,讓我受了一次精神洗禮,感謝學校領導,給予我一次提升自我的機會。我定會把自己學習到的理論用到教學實踐中。期待自己在課堂中,能有所突破,做一位智慧型的教師。